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发〔2012〕41号)和教育部等3部委《关于印发〈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2012—2020年)〉的通知》(教高〔2013〕2号)及《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项目实施办法》(教人厅〔2004〕8号)文件精神,结合天游ty8官网实际情况,现将我院2019—2020学年度接受国内访问学者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接受对象和条件:
1.在国内普通高等学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五年以上,政治素质好,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的高校在职教师。
2.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扎实、教学科研能力较强,能胜任主干课程讲授任务,曾独立主持或参与负责过一次全过程的课题研究并取得成绩;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是选派学校学术带头人的后备力量或青年骨干教师。
3.45岁以下具有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或40岁以下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讲师。
二、接受学科专业、导师姓名及课题名称:
序号
|
专业名称
|
导师
|
课题名称
|
1
|
体育教育训练学
|
刘阳
|
儿童基本运动技能测评体系构建研究
|
2
|
体育教育训练学
|
唐炎
|
提升校园体育活动对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效益的研究
|
3
|
体育教育训练学
|
李有强
|
身体哲学视角下中国体育发展研究
|
4
|
体育教育训练学
|
马海峰
|
运动员不同类型运动性疲劳代谢组学图谱的建立及针灸调控
|
5
|
体育教育训练学
|
张宏杰
|
篮球运动员专项体能研究
|
6
|
体育教育训练学
|
黎涌明
|
变向类奥运项目竞技能力提升关键技术研究
|
7
|
体育教育训练学
|
蔡玉军
|
我国儿童少年身体活动促进中的体育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
8
|
体育教育训练学
|
吴雪萍
|
新时代我国参加人体育需求与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研究
|
9
|
体育教育训练学
|
舒盛芳
|
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下体育强国建设的基本内涵与实现路径研究
|
10
|
体育教育训练学
|
张庆文
|
运动对延缓老年痴呆病的作用机理研究
|
11
|
体育教育训练学
|
王德新
|
国家中长跑项目备战东京奥运会科技保障服务
|
12
|
体育教育训练学
|
龚波
|
中国足球振兴与中华文明复兴协同进程研究
|
13
|
体育教育训练学
|
丁海勇
|
.不同水平马拉松跑者专项能力提升综合训练技术平台的建立与应用
|
14
|
体育教育训练学
|
高炳宏
|
骨骼肌线粒体动力学调节微循环低氧训练适应的机制
|
15
|
体育人文社会学
|
卢文云
|
农村老年公共体育服务的需求与供给研究
|
16
|
体育人文社会学
|
杜友君
|
长三角地区互联网体育媒体“生态圈”构建与发展路径研究
|
17
|
体育人文社会学
|
郑家鲲
|
和谐社会进程中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
18
|
体育人文社会学
|
郑国华
|
政府购买服务背景下的我国体育社工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
19
|
体育人文社会学
|
路云亭
|
习近平有关中国体育战略的思想研究
|
20
|
体育人文社会学
|
龚正伟
|
市民体育道德研究
|
21
|
体育人文社会学
|
郭修金
|
上海市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机制研究
|
22
|
运动人体科学
|
肖卫华
|
糖尿病营养与运动干预
|
23
|
运动人体科学
|
王茹
|
镁补充结合低氧训练对肥胖小鼠糖脂代谢的交互作用机制研究
|
24
|
运动人体科学
|
曹振波
|
身体活动、久坐行为与健康促进
|
25
|
运动人体科学
|
周成林
|
运动延缓认知衰退相关研究
|
26
|
运动人体科学
|
傅维杰
|
跑姿控制模式下着地冲击和跟腱载荷的生物力学机制研究
|
27
|
运动人体科学
|
刘宇
|
提升冬季项目运动员运动效率的神经生物力学增强技术研究与应用
|
28
|
民族传统体育学
|
郭玉成
|
中国武艺岩画历史文化研究
|
29
|
民族传统体育学
|
姜传银
|
中国武术国际软实力研究
|
30
|
民族传统体育学
|
刘静
|
传统运动养生“体医融合”健康促进模式构建和关键技术研究
|
31
|
民族传统体育学
|
戴国斌
|
中国武术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的研究
|
32
|
体育管理
|
黄海燕
|
新时代体育产业成长的资本市场支持研究
|
33
|
体育管理
|
刘兵
|
足球发展与体育强国建设
|
三、申请办法:
1.青年骨干项目
符合条件的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需在武汉中心主页下载、填写2019年《中西部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推荐表》(以下简称《推荐表》)(电子版一份和纸质版一式三份),经所在学校主管部门盖章,报送省教育主管部门或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审核,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推荐上报“教育部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交流武汉中心”,由武汉中心审核公布推荐人选名单并将相关材料邮寄至上海体育学院天游线路检测中心。
2.一般项目
一般访问学者申请者须认真填写《一般访问学者教师国内访问学者推荐表》(简称《申请表》,表格在天游线路检测中心网站—下载专区—进修类表格下载)。由所在学校师资管理部门签署推荐意见(包括对申请人政治思想、业务能力等方面的评语)后,将《申请表》一式两份交寄上海体育学院研究生培养办公室。
其次,导师签署接受意见。我院收到申请材料后将及时与导师联系,请导师审查《申请表》上并签署接受意见;申请人也可以先与导师联系,由导师签署同意接受意见后再报送研究生培养办公室。
最后,研究生培养办公室审核。导师签署接受意见后,研究生培养办公室将在7月初寄发录取通知书。
一般访学项目申请截止时间为2019年5月10日。
四、报到与注册
访问学者接到接收函后,须携带上海体育学院国内访问学者录取通知书,按录取通知书通知的报到时间和地点到上海体育学院研究生院培养办报到。因事、因病不能按时报到的访问学者,须提前向天游ty8官网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请假。无故逾期两周不报到者,取消访学资格。
学校不负责安排访问学者的住宿,请自行解决住宿。
五、访问期限及学习工作要求
1.访问期限为一年(2019年9月—2020年7月)。
2.访问学者的培养由接收二级学院负责日常管理,访问学者的培养采取导师负责制,以参加科研为主,并协助导师指导研究生、参与课程讲授、辅导或其它教学工作。
3.访问学者报到后,应在导师指导下,根据选送单位原定课题要求,在报到一个月内制订个人工作计划,填写《上海体育学院国内访问学者工作计划表》,一式两份,并切实按照计划完成预定任务,导师应按计划检查执行情况,并写出考核意见。
六、考核和结业
访问学习期满时,访问学者须认真填写《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结业考核表》,并附上访问期间的科研成果及其证明材料:除了提交访问研修报告外,须提交至少两篇访问专业的学术论文。经导师和管理部门审核后,合格者将由我院颁发教育部统一印制的《国内访问学者证书》。
七、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上海体育学院研究生培养办公室 邮编:200438,
联系电话:021-65508079 邮箱: yjsb@sus.edu.cn
联系人:刘老师
七、学费
青年骨干项目培养费每年3000元(不含教育部下拨的8000元),一般访问学者项目培养费每年8000元。